網頁

2010年3月7日

日本文學與我




日本文學對我而言是救贖亦是沈淪, 是解放亦是枷鎖.

大三以前,它是一個我未曾亦未想過要涉足的範疇. 因為想完成日本語的副修課程而拿了Professor Wallace 的文學課,誰不知一頭栽進去便不能自拔.由起初接觸"源氏物語"時的驚訝,到讀夏目漱石的""時的揪心震盪都不過一個學期的時間.

記憶中接觸文學前的自己好像比現在的我開朗活潑得多,縱然興趣多多卻沒有對任何事特別沈迷,單向的追尋以物質作量度單位的資本主義式優質生活. 別人看上去也算是一個有上進心的青年吧. 讀畢"心"及三島由紀夫的"金閣寺"後, 卻被前現代日本文學的黑暗先吸引後吞噬, 人性的暗巷在他們筆下赤裸裸的展現 - 令我沉迷的是我對這黑暗的相知與認同, 字裡行間那似曾相識的感覺令我懷疑一路走來我只是將自己的暗面藏起, 而文學就像藥餌般誘導它出來, 突然間那個比生活更大的生命意義浮上水面, 迫使我從所謂的現實抽身,反思對生活的態度. 誠言,這是正面的. 只是, 閱讀得愈多,無助感就愈益膨脹. 胸口有時像被巨石般壓著鬱鬱不舒暢, 便又惡性循環地投入書內想找到答案. 我想信, 文學有治癒人心的力量也有帶人走進窮巷的毀滅性. 這些作家大概都帶著某種傷口, 利用寫作作為自我救贖, 然後不自覺地將負能量轉到讀者身上, 讓他們分擔自己的痛.

期後比較多機會接觸的是屬於現代文學的村上春樹, 在明治維新時期文學的混濁相互比較下, 他的世界充滿創意但同時地, 對社會的批判性相對較弱. 讀村上春樹時我不用鄒著眉頭細想每個人物的動機矛盾, 可以輕鬆地讓故事慢慢卷開. 在某程度上, 他的角色的自我意識都比較弱, 散發著因為自知無力所以不努力的頹喪、無奈感, 像懸浮在半空中, 無論怎樣爭扎, 都不能著地踏實的走. 這種消極在發達國家居住的年青人中不算新鮮. 當一個國家發展至像日本的超文明程度時, 向上的動力便被慢慢磨滅, 回到根本、原始的渴望卻日益變強.

曾有衝動改行, 從此在文學裡浸淫, 但意識到如果真的這樣做, 我大概只會變成像村上春樹小說內的角色般, 厭惡這世界的王道卻有無力改變的小角色. 我不打算放棄文學, 但我相信我還有其他要做的事.




Share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