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0年2月15日

香港人的自卑: 對英語的執著

近年,香港的父母以至學生都對國際學校趨之若鶩.很多高官明星都將子女送到國際學校就讀,一年學費動輒數十萬,出入更有工人名車接送. 高級有品味的生活便在報紙娛樂版的薰陶下和國際學校接了軌.更重要的是市民大眾似乎都認為國際學校是美好將來的入埸劵. 就算子女不能以優秀的成績畢業然後升讀大學, 只要說得一口流利的美式英語(英式應該更佳),前途便有最低限度的保障. 的確,一個人的素質往往由一個人的語言表現出來.但在香港這個表面化的社會,你的靈魂甚至會因為一口流利的英語而變得高尚起來.相反,要是你位居要津,說起英文時舌頭卻像打了結的話,除了在人前出洋相外,還會在線上被人不留情面的諧落. (看看陳克勤的例子便知了). 上星期明報的一個專欄上,某位作者便說香港的核心價值便是崇洋. "每當我在商場看到一些貌狀中產的港男港女,即使二人均是道道地地的香港人,也在日常生活以港式口音跟孩子以全英語對答,就知道那種深層心理的自信缺失和發展缺陷是什麼。" 他這樣說.

讀後不由得問,香港人的自信往哪裡跑了?

自信是來至自身價值的肯定.這問題的前題是香港人本來是自信滿滿的,但不知就裡下我們突然變得很不安,很自卑. 我相信這和中國大陸的改革開放經濟漸趨伙繁榮有關. 我們的優越感隨著一部份內地人富裕起來而漸漸消失.忽然間我們發現內地人比香港人更聰明更積極更勤快,香港的年青人更是好逸惡勞,除了追逐明星明牌外便一無是處.我們的優勢只剩下對國際社會的熟悉而會.說.英.語就是在這個香港生存的必要條件. 無容至疑,英語是重要的.但對英語的執著我們似乎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 - 我們會因醉酒而掌摑警員的女士說的是英語而不敢啍半句,嘲笑土生土長的議員說歪了英文生字.

要解除這個英語的緊箍,香港必須根本的保護及發展本土文化.在紐約居住其間,便深深體會到紐約市民對紐約特有的文化而自豪. 不喜歡紐約的人可以一下子數上不下十個關於紐約的缺點,但紐約人是自信的. 對於其他城市的競爭她都處之泰然,反之香港對於上海的急速發展便戰戰兢兢, 一聽到上海要興建另一個廸士尼便急急宣佈要擴建我們那天資不足的樂園. 其實,只要我們能加以發展香港這個特別個體的身份,欣賞"香港製造"的藝術,音樂,小說...等等, 屬於香港的文化會為我們引領一條新的出路.而這個優勢不是能隨便給取代的.




Share

3 則留言:

  1. 我覺得香港人除了崇拜英文呢個語言之外,
    亦都對歐美文化/政制有一種不理智的仰慕,
    甚至連臺灣、大陸,他們都會認為自己遠遠比不上。

    我近來都發覺香港人大部分都很自卑。
    表面上看,是一種謙卑——他們常常會說歐美的好、香港中國的壞,這是一種自省,本質上是好的,但我覺得香港人的自省已經達到一個病態的程度,變成一種係又唔係的自貶身價。

    回覆刪除
  2. Eh... 其實我係想講,「一種係又踩、唔係又踩的自貶身價」

    回覆刪除
  3. yep, i think the root cause of this lack of confidence goes beyond the rise of mainlaind China and it is apparent in every aspect of our lives, now that I think about it. It runs in our genes. The disturbing thing is that it is not only individuals who feel subpar to others when they unconsciously compare themselves against others, but we as a group also feel the other groups are superior to us collectively.

    回覆刪除